
Bostic:「物價壓力真實存在,企業獲利有承壓風險。」
官員動向上,舊金山聯準銀行總裁戴利(Mary Daly)昨(17)日接受Bloomberg Television《關稅、降息、人工智慧》訪談時,被主持人詢問「如何將經濟因素結合起來,決定何時降息」時,表示有三種可能的情境:「第一種情境是關稅效應會擴散到其他所有產業。也就是說,如果被課關稅的商品價格上升,那麼(舉例來說)幫你剪頭髮的人(我們剛才提過理髮師)也會提高他或她的價格,於是就會出現外溢效應,讓通膨變得更為持久。不過,我們目前沒有看到這種情況的任何跡象。而住房價格通膨、住房服務通膨,以及服務業整體通膨的下降,也進一步讓人安心,表示這種持久性的通膨並未出現。

(Daly表示住房通膨,以及服務業整體通膨的下降,令關稅有機會不會造成持久性的通膨 資料來源:Bloomberg Television)(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剩下的兩種情境是:
◆關稅效應有發生,但影響範圍相對有限,屬於一次性的衝擊
◆幾乎看不到明顯的影響,因為隨著關稅逐漸穩定在某個水準,進口廠商會去消化成本,舉例來說:一間企業可能跟供應商說「你負擔一半,我負擔一半」,這種成本分攤會一路沿著供應鏈往下傳導,到了消費者端時,實際衝擊就被大幅稀釋了。

(Daly表示關稅成本會一路被供應鏈分攤,到消費者端時衝擊將被大幅稀釋 資料來源:Bloomberg Television)(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我們掌握的證據之一是,截至上週,名目上的有效關稅率約為16%,但實際徵收到的關稅收入僅為8%。這顯示出其中存在一些成本分攤、漏洞、或是其他繞道策略。企業非常有創意,會想辦法用不同的方式解決。而這畢竟是一個全球性的衝擊,世界各地的公司也都在想辦法因應。所以,基於這些因素,我傾向認為最終的關稅影響可能會比我們原先預期的還要輕微。

(Daly表示自己傾向關稅影響比預期輕微 資料來源:Bloomberg Television)(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另外,這也是我從一月以來公開提過的看法:每一屆政府上台時,帶來的並非單一政策,而是一整套政策組合。保羅·瑞安(Paul Ryan)今天早上也講到這點,我認為值得再次強調:這些政策組合之間有「推拉」作用,有些政策會促進成長(像是放鬆管制與減稅),有些政策(像關稅或移民政策)可能會抑制成長。不過,目前我們還不確定實際結果,更不確定這些政策綜合起來的淨效應是什麼。正因為如此,我們必須依據實際數據做決策,而不是過早地、預先降息,因為我們還沒有足夠的確定性。現在經濟的整體狀況還不錯。但同時,也不能無止境地等待。如果我們等到通膨真正降到2%才行動,那麼很可能會對經濟造成不必要的損害。因此,我認為我們所公布的經濟預測摘要(SEP),其中預測今年會降息兩次,這是一個合理的展望。當然,我們還是會依據數據調整。如果在座的各位企業主都對我說:『通膨即將爆發,會擴散開來。』那情況當然就會不同了。」

(Daly表示2025降息2碼是合理的展望 資料來源:Bloomberg Television)(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被問到降息立場時,戴利(Mary Daly)表示:「我認為我們現在問錯問題。關鍵問題不是『會是在七月還是九月降息?』而是『我們的政策方向是什麼?』這才是重點。從政策方向來看,也就是從經濟預測摘要(SEP)中所揭示的內容來看,利率將會下調,這與通膨正在下降的事實相符。我們不希望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讓政策過度緊縮,從而傷害到就業市場或經濟成長。所以,這才是我們的政策走向。至於是七月、九月還是其他月份降息,這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Daly表示關注7、9月或是其他月份降息並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觀察貨幣政策方向 資料來源:Bloomberg Television)(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第二個更重要的問題是:利率最終會穩定在什麼水平?在這方面,我明確屬於『將高於疫情前水準』的那一派。如果你認為疫情前的中性名目利率大約是2.5%,那現在你就必須把目標往3%以上看,因為未來的名目中性利率很可能在這個水準之上。這讓我們更清楚地理解到:我們不會回到疫情前那種低利率環境,而是會持續走向政策正常化,在應對高通膨的過程中逐步完成,同時也確保我們在就業與物價穩定之間取得平衡。就我個人看法而言,我認為我們還可以蒐集更多的資訊。至於『我們應該更快地行動』或『稍微再等等』之間的抉擇,關鍵在於勞動市場的表現。目前的初領失業救濟金申請數據仍然偏低,而且低於市場預期;而通膨也正好落在我的預期之中。商品部門出現一些通膨是可以預期的,但令人鼓舞的是,其他部門仍持續呈現通縮趨勢。因此我認為,當前的政策位置是適當的。」

(Daly表示自己明顯屬於中性利率高於疫前階段<中性利率上調>的那一派 資料來源:Bloomberg Television)(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Fed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在爲紐約貨幣市場人士協會(Money Marketer)主辦的活動上,發表自己認為可以立即降息的理由:「首先,關稅是一次性的物價水準上調,不會造成超出暫時性飆升的通膨。央行的標準做法是,只要通膨預期得到穩定,就忽略此類物價水平效應,而事實也確實如此。其次,大量數據表明,貨幣政策應接近中性,而非緊縮。1H25 GDP成長率可能約為1%,預計2025年剩餘時間仍將維持疲軟,遠低於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成員對長期GDP成長率的預估中位數。同時,失業率為4.1%,接近委員會的長期預估;如果撇開我認為只是暫時的關稅影響,整體通膨率略高於2%,接近我們的目標。綜合來看,這些數據顯示政策利率應接近中性水平,FOMC成員預估的中位數為3%,而不是我們現在的水平『比3%高出1.25至1.50個百分點』;支持現在降息的最後一個理由是,雖然勞動市場表面上看起來良好,但一旦我們考慮到預期的數據修正,私部門的就業成長接近停滯,而且其他數據顯示勞動市場的下行風險增加。鑑於通膨接近目標且通膨上行風險有限,我們不應等到勞動市場惡化才調降政策利率。」

(Waller認為勞動市場下行風險增加,不應等到惡化才降息 資料來源:Federal Reserve Board)(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並於做結時表示:「關稅已經推高通膨,並仍將繼續推高通膨,使其略高於今年FOMC 2%的目標,但政策應該忽略關稅的影響,並關注潛在通膨率,而潛在通膨率似乎接近FOMC 2% 的目標,我不認為有任何因素會持續推動通膨率走高。我之前提到的所有影響經濟活動的因素,意味著FOMC就業目標面臨的風險更大,足以促使其調整貨幣政策立場。根據6月的經濟預測摘要,目前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為4.5~4.5%,比參與者對長期聯邦基金利率3%的中位數預估高出1.25~1.50個百分點。雖然我有時聽到有人認為政策只是適度限制,但這並非我對適度的定義。事實上,距離達到中性政策設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嚴重影響我是否應該重新朝著這個方向邁進的判斷。今年6月,大多數FOMC成員認為,2025年至少兩次下調政策利率是適當的,現在還剩下四次會議。我希望我『經濟面臨的風險傾向於儘早降息』的觀點令人信服。如果經濟和就業成長放緩加速,並需要更快地轉向更中立的政策設定,那麼等到9月甚至今年晚些時候,我們可能會落後於合適的政策曲線。然而,如果我們在7月下調目標區間,而隨後的就業和通膨數據顯示降息次數減少,我們就可以選擇在一次或多次會議上維持政策穩定。因此,我認為兩週後將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政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是合理的。展望2025剩於時間,如果如我預期的那樣,基礎通膨率仍然受到控制(總體通膨數據顯示,關稅帶來的通膨預期溫和且暫時性上漲,且不會影響通膨預期)並且經濟繼續緩慢增長,我將支持進一步下調0.25個百分點,使貨幣政策趨於中性。」

(Waller認為7月戰略降息有利後續Fed維持貨幣政策穩定 資料來源:Federal Reserve Board)(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聯準會理事庫格勒(Adriana Kugler)在《華盛頓特區住房合作網絡研討會》上就房地產市場與美國經濟前景展望發表談話時,對經濟展望表示:「我認為勞動市場穩定且富有韌性,經濟活動放緩。相較之下,我認為貿易政策將帶來通膨上行壓力,並預計今年稍後物價將進一步上漲。雖然我正在密切關注多個領域的政策發展,但我仍然認為貿易發展是美國經濟前景的關鍵驅動因素。先從價格穩定性說起。根據本週收到的數據,估計6月PCE物價指數年增2.5%,漲幅略高於5月的2.3%。核心通膨率(不包括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本,是未來通膨的良好指標)6月份約2.8%,也高於5月份。過去六個月,整體通膨率和核心通膨率均未見起色。雖然核心服務業通膨率較去年年底下降,但核心商品通膨率近期卻推高了通膨率。
我認為核心商品通膨走強已經部分反映了關稅上調的傳導效應,聯準會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此外,過去兩天發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報告顯示,6月核心商品價格漲幅更為廣泛(6月PPI分項廣泛上揚,但受旅行者住宿服務的價格大降互抵)。儘管許多預測者可能預期整體通膨會更快、更劇烈地上升,但有許多理由認為關稅的更大影響仍將到來。
首先,企業在預期的關稅上調之前積累庫存,這使其有餘地仍能以關稅前的價格銷售商品(與Tom Barkin先前認為企業提及提前採買的庫存,導致關稅影響滯後看法一致)。其次,鑑於已實施的關稅政策存在諸多變化,企業可能尚未將更高的關稅轉嫁到銷售價格上,因為他們正在等待更明確的政策。第三,企業,尤其是規模較大的企業,可能也等著從其他更早提價的企業手中搶佔市場份額。第四,在當前短期通膨預期仍然高漲的環境下,工人更容易尋求更高的工資,企業也更容易提高價格,這可能會增加未來價格上漲的持續性。第五,關稅稅率可能進一步上調,正如幾個國家新提出的互惠關稅方案以及上週發布的新的銅關稅政策所表明的那樣,這將進一步給價格帶來上行壓力。」

(Kugler認為有五大理由導致通膨上行壓力 資料來源:Federal Reserve Board)(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並在結論部份表示:「我認為美國經濟保持韌性,勞動市場看似穩定,接近充分就業。同時,通膨率仍高於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2%的目標,並面臨已實施關稅帶來的上行壓力。此外,我判斷,隨著關稅效應在今年剩餘時間內逐漸累積,通膨率可能會進一步上升。鑑於我們任期內就業情勢的穩定,失業率仍處於歷史低位,短期通膨預期高企,且商品通膨因關稅上行壓力而上升,我認為在一段時間內將政策利率維持在當前水平是合適的。這種仍限制性的政策立場對於穩定長期通膨預期至關重要。」

(Kugler認為利率維持當前水平是合適的 資料來源:Federal Reserve Board)(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亞特蘭大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波士蒂克(Raphael Bostic)接受Fox Business採訪時,被詢問到「你三個月前也曾談過關稅的問題,現在你怎麼看?」時表示:「現在或許是一個轉折點,數據以相當不錯的形式出現。最近的CPI走勢看起來正在偏離我們的目標,雖然核心數據在月增上有些起伏,但整體CPI籃子中,有些項目年增率仍超過5%。例如今年一月,CPI年增率還有0.25%。經濟中的一些基礎因素顯示通膨壓力依然存在,我們必須持續觀察。螢幕上顯示的數據看到,家具、服飾、汽車和二手車的價格變化,尤其是進口占比較高的商品像是玩具和服飾出現漲價。」

(Bostic表示CPI有些項目年增仍超過5% 資料來源:Fox Business)(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被詢問「是否支持目前降息?」時表示:「我現在不會支持降息。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去理解局勢的變化,但這不是教科書上那種典型的關稅案例。關稅政策可能一天一變,這使得整體情勢極其流動。不同的企業採取不同策略來應對成本變化。最近幾週,我開始認為我們可能要再觀察數月,甚至可能要到2026年,才能看到這些政策的完整影響。我真正想要的是清楚了解整體趨勢可能會如何發展。我還想補充一點:我們對東南部地區領導者進行的調查與對話中,他們都告訴我們物價壓力是真實存在的。到某個時間點,這些壓力將會反映在價格與利潤上。我們必須觀察這會對消費價格影響多大,對企業利潤的壓縮有多深(6月PPI也顯示企業獲利有被壓縮風險)。」昨(17)日美股四大指數全數收漲,終場漲幅落於0.52~0.75%之間,美股財報季仍為短線焦點。

(Bostic表示東南部的企業回報物價壓力真實存在 資料來源:Fox Business)(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零售銷售表現亮眼,消費者還沒有完全削減開支
昨(17)日美國當週初請失業金人數錄得22.1萬人,低於市場預期的23.5萬人,與前值的22.8萬人,
續請人數錄得195.6萬人,低於市場預期的196.5萬人,高於前值的195.4萬人,
四週均值錄得22.95萬人,低於前值的23.57萬人,

(美國當週初請失業金人數 資料來源:U.S. Department of Labor)(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美國6月零售銷售錄得7,201.06億美元,高於前值的7,154.17億美元,
美國6月零售銷售月率錄得0.6%,高於市場預期的0.1%,與前值的-0.90%,
美國6月核心零售銷售錄得5,833.26億美元,高於前值的5,796.15億美元,
美國6月核心零售銷售月率錄得0.5%,高於市場預期的0.30%,與前值的-0.2%,
美國6月零售銷售小組對照錄得0.5%,高於市場預期的0.30%,與前值的0.2%,

(美國6月零售銷售 資料來源:U.S. Census Bureau)(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美國6月進口物價指數月率錄得0.1%,低於市場預期的0.3%,高於前值的-0.4%,
美國6月進口物價指數年率錄得-0.2%,低於市場預期的0.4%,持平前值,
美國6月出口物價指數月率錄得0.5%,高於市場預期的0.0%,與前值的-0.6%,
美國6月出口物價指數年率錄得2.8%,高於市場預期的1.9%,與前值的1.70%,

(美國6月進口物價指數 資料來源: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美國6月出口物價指數 資料來源: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美國7月費城聯邦儲備銀行製造業指數錄得15.9,高於市場預期的-1,與前值的-4,
新訂單指數錄得18.4,高於前值的2.3,
出貨指數錄得23.7,高於前值的8.3,
積壓訂單錄得5.7,低於前值的9.3,
交貨時間錄得-4.7,低於前值的13.6,
庫存錄得-1.3,低於前值的3.6,
支付價格錄得58.8,高於前值的41.4,
收取價格錄得34.8,高於前值的29.5,
員工人數錄得10.3,高於前值的-9.8,
員工平均工作週錄得0.4,高於前值的-1.6,

(美國7月費城聯邦儲備銀行製造業指數現況與未來表現 資料來源:Federal Reserve Bank of Philadelphia)(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美國7月NAHB房產市場指數錄得33,符合市場預期,高於前值的32,

(美國7月NAHB房產市場指數 資料來源: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ome Builders)(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美國5月商業庫存月率錄得0.0%,符合市場預期並持平前值,

(美國5月商業庫存 資料來源:U.S. Census Bureau)(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由上來看,美國勞工部(U.S. Department of Labor)昨(17)日公布的當週初請失業金人數週減0.7萬人至22.1萬人,不過,汽車製造商通常在夏季停產裝配線,但具體時間通常會有所不同,可能會影響美國政府用來剔除資料中季節性波動的模型,但續請人數增加0.2萬人至195.6萬人,仍上週的水平,令先前企業抱持不增員、不裁員,等待關稅政策有更明確動向(06/04 Raphael Bostic曾發布報告認為關稅導致企業出現暫停裁員並緩招聘的應對措施、07/16褐皮書同樣於勞動市場提及聯絡人預期推遲裁員、招聘,直到不確定性降低),以及失業者找到工作的時間更長的觀望得以沿續,
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昨(17)日發布的零售銷售報告顯示,美國6月零售銷售月增0.6%至7,201.06億美元,核心零售銷售月增0.5%至5,833.26億美元,並且,從方向來看,各類別的消費支出皆有成長,其中汽車經銷商的消費支出月增1.2%,為月增幅表現最大的行業之一,而本次報告在支出相關指標「餐飲和酒吧的銷售額」(通常被視為可自由支配支出的晴雨表,當消費降級、家庭支出預算縮水時,可支配所得用在娛樂相關消費的非必要支出項,通常優先反應)月增0.6%、年增6.6%,顯示美國人還沒有完全削減開支,並且對照小組(剔除加油站、汽車經銷店和建築材料銷售額)也月增0.5%,高於市場預期,加上先前被視為下半年度消費旺季前哨站的Amazon Prime Day,銷售金額創新高,顯示現階段的消費者在價格具備吸引力的情況下(C/P值仍划算)仍願意消費,部分抵銷原先市場對於消費者較難接受價格上漲,導致消費謹慎的疑慮,

(美國6月零售銷售_Page6_Table 2_餐飲和酒吧的銷售額 資料來源:U.S. Census Bureau)(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美國勞工統計局(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昨(17)日的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進口物價指數月增0.1%,年減0.2%,出口物價指數月增0.5%,年增2.8%,而先前公布的6月PPI顯示,對於關稅較敏感的通信與相關設備價格表現月增,也令市場關注進口價格表現,其中,燃料價格於5月月減0.5%後,6月月減的降幅擴大至0.7%,食品價格的降幅同有擴大,從5月份的月減0.7%擴大至6月的0.8%,不過截至6月的12個月內,核心進口價格仍上漲1.0%,並且不含汽車的進口消費品價格,6月月增0.4%,對比5月月減0.3%,由負轉正,而汽車、零件和引擎價格月減0.1%,只是美元表現貶值(貿易加權美元2025以來跌幅約7.1%),仍對通膨構成上行風險,且同樣需留意,美元貶值變項增加企業轉嫁更大份額關稅的風險,

(貿易加權美元2025以來表現弱勢 資料來源:財經M平方)(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費城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Philadelphia)昨(17)日公布的製造業報告顯示,美國7月費城聯邦儲備銀行製造業活動表現擴張,指數由6月的-4大增19.9個百分點至15.9,重返正值,並且新訂單、出貨量兩大指數在7月表現同有大增,以上3個指數為2025/02以來表現最高,且就業部分,也有明顯回溫,在員工人數、員工平均工作週兩項指數雙雙翻正,只是,價格部分同有走強,支付價格月增7.4個百分點至58.8,收取價格月增5.3個百分點至34.8,並且從未來六個月的預期去看,價格仍將繼續上揚,

(美國7月費城聯邦儲備銀行製造業指數分項 資料來源:Federal Reserve Bank of Philadelphia)(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美國全國住宅建築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ome Builders)昨(17)日發布的報告顯示,7月份建商對新建獨棟住宅市場的信心月增1個百分點至33,並且在3項HMI指數的表現上,目前銷售狀況月增1個百分點至36,未來六個月的銷售預期月增3個百分點至43,潛在買家流量月減1個百分點至20,調查部分則顯示,38%的建商報告7月降價,這是自2022年NAHB開始按月追蹤此數據以來的最高比例,顯示利率上升以及經濟和政策的不確定性繼續對房地產行業造成阻力,NAHB 主席、來自北卡羅來納州列剋星敦的房屋建築商和開發商Buddy Hughes則對數據表示:「《大而美法案》的通過,為家庭、住宅建商及小型企業帶來多項重要利多,儘管這項新法律應能在令人失望的春季後帶來經濟動能,但2025年住房市場因負擔能力不佳,特別是利率高漲,已呈現疲弱。」
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昨(17)日發布的商業庫存報告顯示,5月份的商業庫存月增0.0%,為連續第2個月保持不變,可能導致2Q25的GDP表現有壓(庫存為GDP的重要組成項,且為最不穩定的部分,雖然月增來看表現持平,但年增1.7%,),也反應關稅徵收之前企業持續囤積庫存,此外,5月企業銷售額下降0.4%,以5月的銷售速度做為計算基礎,庫消比達1.39個月,高於4月的1.38個月;而先前1Q25企業在川普(Donald Trump)對進口商品大規模加徵關稅前搶先囤貨,使庫存以年化1,605億美元的速度激增,對GDP貢獻2.59個百分點,創4Q21以來最大貢獻,但這仍不足以抵消貿易逆差大幅擴大所帶來的拖累,後者對GDP帶來4.61個百分點的負貢獻,打破歷史紀錄,導致1Q25的經濟萎縮0.5%,也令市場關注6月庫存表現是否持續打壓2Q25的GDP表現預期;昨(17)日美元指數震盪收漲0.37%,於月線、季線之間震盪。本週數據留意今(18)美國6月新屋開工總數年化、美國6月營許可建總數、美國7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

(美國5月商業庫存_Page 4_Table 1_製造、零售、批發商預期的庫存、銷售 資料來源:U.S. Census Bureau)(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川普否認開除鮑爾,金市續守月、季線等待零售銷售
金市上,「通膨、貨幣政策」仍為中長線多空的兩大施力點,中國通縮尚未改變(6月CPI、PPI無復甦跡象),中國兩會對2025經濟成長率預期目標仍訂在5%,但中國「內需不足,失業仍高(2025畢業生人數預期續創新高仍不利2025就業市場<7月畢業潮>),寫字樓空置率居高不下(2Q25上海寫字樓空置率仍不理想)」等根本問題並未解決,雖有AI浪潮為科技業帶來重新估值的前景,仍須留意資金集中在科技股,但金、傳板塊相對難有提振的風險,恆生今(18)日收漲劍指03/19前高,上證今(18)日收漲,維持沿10日線上攻格局,

(恆生指數日K 資料來源:富途)(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昨(17)日美元指數震盪收漲0.37%,於月線、季線之間震盪,失守月線前,相對給美元計價的金市多方帶來壓力,2、3、5年期美債殖利率震盪收漲,失守月線前仍為不孳息的金市多方帶來壓力,不過,昨(17)日美國零售銷售數據亮眼,且美國7月費城聯邦儲備銀行製造業指數、新訂單指數、出貨指數皆有大增,市場也持續等待關稅動向,昨(16)日黃金/美元終場收跌0.26%,以3,338.81元/盎司作收,技術面續守月、季線等待風向。

(黃金/美元日K 資料來源:富途)(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伊拉克庫德斯坦油田遭襲,美油上探半年線
油市上,供給面部分,07/05公布的新聞稿顯示:「八個參與國將於2025/08起,從2025/07月產量基準調增54.8萬桶/日,調增幅度高於先前3個月的41.1萬桶/日。」增產前景加重市場對供過於求的觀望;需求面上,05/26為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至09/01勞動節為北美駕車旅行旺季,燃油需求架構底部支撐,
昨(17)日無人機襲擊伊拉克庫德斯坦地區政府(KRG)領土內,由丹麥國家石油公司(DNO)營運,位於扎胡地區塔烏克的油田(DNO經營著與土耳其接壤的紮胡地區的Tawke、Peshkabour油田),雖然目前尚無傳出人員傷亡,但庫德斯坦地區石油產量已減少14~15萬桶/日,對比該地區約28萬桶/日的正常產量,降幅約達一半;此外,08/01關稅現階段的最後期限,於歐盟確認達成關稅磋商之前,歐盟仍有報復回課關稅的風險,且川普(Donald Trump)表示將對150多個國家發出關稅通知,雖然並貿易規模較大的國家,但仍不利無甚利多的需求前景,昨(17)日美、布油終場分別收漲1.41%、1.32%,其中美油反彈上探半年線,
短期格局仍宜持續留意俄烏和談進展,與俄烏和談後是否美、歐放寬對俄制裁,令俄油重返油市,中期格局重點落於英、歐、美經濟數據,以及中國經濟數據是否明顯出現復甦動能,長線上「各國當局政策方針仍把通膨列為首要問題」,仍維持「百元大壓為長線關鍵分水嶺」的看法。
Uber計劃向Nuro和Lucid投資數億美元,Lucid大漲36.24%
S&P500指數11大板塊漲9跌2,金融、消費必需品2大板塊終場分別收漲0.96%、0.95%,表現較佳,醫療保健、房地產2大板塊終場分別收跌1.14%、0.10%,表現較弱,
成分股中,Snap-on Incorporated、Albemarle終場分別收漲7.92%、7.57%,表現最佳,Elevance Health、Abbott Laboratories終場分別收跌12.22%、8.52%,表現最弱。尖牙股部分,Meta跌幅0.21%,Amazon漲幅0.31%,Netflix漲幅1.91%,Apple跌幅0.07%,Alphabet漲幅0.51%,
道瓊成分股漲多跌少,Travelers、Walt Disney終場分別收漲3.81%、1.99%,表現最佳,UnitedHealth、Merck & Co.終場分別收跌1.51%、1.10%,表現最弱。費半成分股漲多跌少,台積電ADR、Entegris終場分別收漲3.38%、3.18%,表現最佳,Micron、ASML終場分別收跌2.72%、1.26%,表現較弱。
值得留意的是,自駕車傳出相關企業布局消息,除先前提及Waymo攜手Uber打造自動駕駛車隊、京東推出具備L4自駕能力的無人輕卡、比亞迪達成L4智能泊車,Lucid、Uber、Nuro共同發布新聞稿(Lucid新聞稿、Uber新聞稿、Nuro新聞稿)宣布推出專為Uber計程車平台打造的下一代全球Robotaxi計劃,

(Lucid、Uber、Nuro共同發布新聞稿宣布推出專為Uber計程車平台打造的下一代全球Robotaxi計劃_圖為Uber新聞稿 資料來源:Uber)(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預計將於明年稍後在美國主要城市首次推出,它結合了 Lucid Gravity 業界領先的軟體定義車輛架構、Nuro Driver™ Level 4 自動駕駛系統的可擴展性和經過驗證的功能,以及龐大的全球網路和動態車隊管理,提供完全整合的機器計程車體驗,旨在實現舒適性、安全性和 Uber規模化。
Uber計劃在未來六年內部署2萬輛或更多配備Nuro Driver的Lucid汽車。這些車輛將由Uber或其第三方車隊合作夥伴擁有和經營,並透過Uber平台獨家提供給乘客。首輛Lucid-Nuro自動駕駛計程車原型車已在Nuro位於拉斯維加斯的試驗場的封閉賽道上進行自動駕駛測試。作為與各個合作夥伴深化關係的一部分,Uber計劃向Nuro和Lucid投資數億美元。
優步執行長Dara Khosrowshahi表示:「自動駕駛汽車擁有巨大的潛力,可以讓我們的城市變得更美好。我們很高興能與Nuro和Lucid合作推出這項專為優步平台打造的全新Robotaxi項目,旨在安全地將自動駕駛的魅力帶給全球更多人。」
Lucid臨時執行長Marc Winterhoff表示:「Uber的這項投資進一步證明了Lucid完全冗餘的區域架構和高性能平台是自動駕駛汽車的理想選擇,而我們行業領先的續航里程和寬敞舒適的內部空間也是共享出行的理想選擇。這是我們將創新和技術領先地位拓展到這個數萬億美元市場的第一步。」
Nuro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朱嘉俊表示:「我們相信,此次合作將展現成熟的自動駕駛技術與實際規模應用的無限可能。Nuro耗時近十年,打造了一套以先導的自動駕駛系統,該系統安全、可擴展且與車輛無關,並已在美國多個城市和州的五年無人駕駛部署中得到驗證。的全球平台相結合,我們很自豪能夠推出一項旨在惠及全球數百萬人的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消息激勵Lucid昨(17)日股價向上跳空,一度大漲46.72%,但買盤力道未能沿續,終場漲幅收斂至36.24%,

(Lucid日K 資料來源:富途)(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原台股盤後:連結點我 → 《單月、Q2 營收雙增,看好 Q3 營運,外資連 3 買》
免責宣言
本文所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追蹤我的粉絲頁《菜圃股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