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全球第一
講完了美國, 講講臺灣吧 !
臺灣大腸直腸癌發生率高居全球第一,
平均每十萬人有 45.1 人罹患大腸癌。
根據 2018 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
大腸直腸癌發生人數自 2006 年以來
就高居國人罹癌率的第一名,
已連續十一年蟬聯十大癌症好發第一名,
同時也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三位,
每年發生人數超過 15000 人,
死亡人數更是增至 5722 人。
根據國健署公布的資料顯示,
大腸直腸癌罹病人數較 10 年前爆增 1 倍,
平均每 37 分鐘就有一名新增病例。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大腸癌年輕化、M 型化
另外,臺灣近年來罹患大腸癌除了有年輕化趨勢外,
也有 M 型化趨勢,統計資料發現,
20 歲以下罹患大腸癌的人數是十年前的 2.1 倍,
85 歲以上更是 10 年前的 3.3 倍。
50 歲以下年輕人應如何預防呢?
● 有症狀時要警覺,立即就醫
因為年輕,所以從未想到癌症會找上門,
所以很多發現時已是第三期,
從今天開始,年輕人也要想到癌症會找上門:
像是排便習慣改變,無論是排便次數改變、
糞便性狀改變或是不明原因的
腹瀉和便祕等都要注意。
當腫瘤已侵犯至腸壁外,
或是已有腸阻塞情形,就會引發腹痛,
所以若有慢性腹痛一定要就醫詳細檢查。
便血或糞便帶血,是大腸癌最常見的徵兆,
只要是肉眼觀察到有便血,就要儘速就醫,
不要以為只是痔瘡。
臨床上許多大腸癌的初始症狀就是貧血,
發現有不明原因的貧血,
除了考慮血液疾病、營養因素等,
還必須將腸胃道慢性出血列入檢查。
腫瘤若導致腸阻塞、腹痛時,
容易有食欲不振、營養不良,
進而使體重逐漸下降的情形。
● 改變生活習慣、飲食習慣
大腸癌是吃出來的癌症,
改變飲食習慣,就能遠離它。
4 大禁忌:
1. 紅肉
2. 加工肉製品
3. 禁菸
4. 少酒
多吃蔬菜、水果和全穀類食物;
維持標準BMI值;
多喝水、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
● 要進行糞便潛血檢查
五十歲以下年輕人,
健保並沒有提供免費糞便潛血檢查,
潘老師建議自費做,只要三百元左右,
非常便宜,又沒有侵入性,千萬不要怕麻煩,
舉手之勞就可遠離大腸癌的威脅喔!
【猜你還想看這些!】
- 咖啡豆不放冰箱會 發霉?專家警告:自己買豆回家煮咖啡,千萬別做的三件事
- 天天一杯 7-11 咖啡,你知道加進去的是鮮乳還是「業務用乳」嗎?專家教你一張圖搞懂差別!
- 最簡單的長壽法!名醫建議:只要每天 __ 杯咖啡,一個月後糖尿病風險降一半、還能預防失智!
- 喝咖啡降低死亡率?營養師:這 3 招就對了
- 明明沒喝咖啡,卻怎麼樣都「睡不著」!睡前吃「這些」食物... 正是害你 失眠的元兇!
本文摘自《一輩子都受用的健康寶典》
作者:潘懷宗 / 出版社:出色文化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ㄆㄆ )
( 首圖來源 / 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