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你習慣消費後索取發票嗎?雲端發票越來越便利,開獎、購物明細 打開 APP 馬上就能查看,但你知道「裝潢」也需要立開發票嗎?索取發票還能抵稅!房地合一稅制下,課稅須計算原始取得成本,以及改良所需費用,當中的修繕費用容易被忽略計算,建議在修繕過程中保全單據,才能在日後出售房屋時,做為減免課稅的有利條件。
文 / 余佳璋
裝修費沒索取發票賣房無法認列
王小姐於 2016 年 6 月時,用 800 萬元在台北市買了一間中古屋,另外花了 120 萬元重新裝潢,工程行老闆與王小姐協議,若是不開立發票,裝潢費可以給予 5 萬元優待,王小姐為了少付一些裝潢費便欣然同意。2019 年春天,王小姐因為工作關係要搬至台中,決定將房子出售。為了搞清楚賣房子需要繳多少稅,便先到國稅局詢問房地合一稅的相關問題,這才發現,原來裝潢費也可以算在房子的成本裡,但是當初裝潢時沒有索取發票,只有估價單,似乎無法作為憑證抵稅,讓她感到困擾。
課稅所得
房地合一稅制自 2016 年實施以來已 3 年多,但許多民眾對於新舊稅制差異、售屋繳稅的計算方式,以及該如何做好事前準備,仍是要等到實際賣房子的時候才會關心注意,包括課稅所得計算的細節,也不太容易上手。森懋會計師事務所林心瀠會計師以簡單算式提供賣屋者參考如下:
原始取得成本
原始取得成本除了當初取得房地的價金之外,還包括以下內容:
1.取得房屋土地後
達可供使用狀態前支付的必要費用,如契稅、印花稅、代書費、規費、公證費、仲介費等。
2.於房屋所有權移轉登記完成前
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
3.取得房屋後
於使用期間支付能增加房屋價值或效能,且非 2 年內所能耗竭的增置、改良或修繕費。
裝潢費能增加房屋價值
林心瀠強調,裝潢費即屬於第 3 類的費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能增加房屋價值的條件,有固定在房子內的裝潢,例如:水管管線重新設置、粉刷牆壁等,都是可以認列的成本;但若是屬於能搬離房子的家電、家具等,國稅局會認定並沒有增加房屋的價值,就不能計入成本。假設王小姐 115 萬元的裝潢費裡,有 15 萬元是用來買家具及家電,能當作成本的裝潢費就只剩 100 萬元。
持有房產的花費皆須提出單據證明
最重要的是,所有的成本和費用都必須提示相關的證明文件。雖然王小姐有房屋修繕費用的估價單,但是對於國稅局來說,估價單僅是估價,並不是可靠的支付證明,通常國稅局會要求提供:合約書、發票及付款證明。但有些人甚至只拿到估價單,連合約書都沒有,這時候發票就會成為很重要的證明文件。
漏開發票恐遭連補帶罰
以王小姐的案例而言,林心瀠提醒,若是裝潢費不被國稅局認定,以現行持有房地 3 年的稅率 20% 計算,房地合一稅就要多繳納 20 萬元(100 萬元×20%), 即使王小姐想再請工程行老闆補開發票,但因為 2016 年的發票已經無法回頭再開立,且工程行可能因為漏開發票,會被國稅局連補帶罰,進而向王小姐求償當初優惠的金額及其他損失,衍生額外的消費糾紛。建議未來買房子時,除了所有相關文件要記得收好外,該拿的發票也要拿,否則就真的是省小錢花大錢了!
更多房地產新知,好文推薦給你:
- 「先別賣!有出價更高的買家!」1 個案例告訴你:房仲說有更好的買主,靠這招判斷 是真是假...
- 如何有效避開跌價風險的房子?小心!這 6 種面相的房屋 千萬不要碰!
- 購屋前 3 點考量,別為買「夢想」耽誤人生計畫!試算:房貸拿去 租屋 和 投資,還能賺到 1200 萬
- 你也是「脫北者」嗎?買房大哉問!揭密新北近捷運 新成屋 10 大熱議建案
- 房價居高不下,為兒置產有秘訣!選錯當心多扣 2 倍稅…
本文由 Money 錢 144 期 授權轉載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 : B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