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尾牙被拱「敬酒」,30 歲男子 吐血送醫... 小心!台人職場拚酒文化 恐要你命!

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

  • 2019-12-27 15:34
  • 更新:2019-12-27 18:40

尾牙被拱「敬酒」,30 歲男子 吐血送醫... 小心!台人職場拚酒文化 恐要你命!

 

 

酒後吐血,

小心是劇烈嘔吐造成食道裂傷惹禍!

30 歲的小趙今年業績榮登全公司之冠,

年終獎金令人稱羨,不諳酒性的他,

在尾牙上被前輩們拱敬酒,

一輪「深水炸彈」喝下來,

讓小趙吐到不行甚至當場吐血,

同事們將他送回家時整個人已呈現「斷片」狀態。

且到了隔天凌晨仍持續嘔吐、吐血,

並伴隨有喉嚨刺刺癢癢、胸口不舒服等症狀,

被家人送至急診!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生命要顧!他拼酒

喝到食道裂傷、吐血,

住院 2 週才痊癒

阮綜合醫院消化系內科(肝膽胰內科)

主治醫師蕭偉成表示,

小趙就醫時有發燒、胸痛、

呼吸困難、吐血等症狀,

經超音波和胃鏡檢查發現食道有 4 公分裂傷,

是典型的「馬魏氏症候群

(Mallory-Weiss syndrome)」食道裂傷。

因為小趙的白血球指數過高,

且電腦斷層檢查發現他縱膈腔已經發炎化膿,

除了注射抗生素必須施以電燒手術治療,

住院 2 週才痊癒。

 

蕭偉成醫師指出,

在臨床上這類

因酒席上短時間大量飲酒,

或吃酒精濃度高的火鍋後,

嘔吐又吐血的案例不少見。

除了胃裡的嘔吐物割傷、蝕傷了食道,

自己就曾收治過 1 位在大陸工作的年輕台幹,

尾牙宴上敬酒拚不過酒力豪橫的北方人,

最後因為食道糜爛性裂傷被送回台灣,

到醫院內治療的案例。

 

 

吐血別掉以輕心!

食道裂傷嚴重性可大可小,

輕忽問題多

究竟什麼是食道裂傷?

為什麼飲酒過量、劇烈嘔吐,

會導致食道裂傷的發生呢?

蕭偉成醫師解釋,

食道裂傷指的是食道因腹部壓力突然上升,

導致胃食道交接處出現撕裂傷,

造成出血的現象。

嚴重甚至可能引起馬魏氏症候群、

食道黏膜灼傷、胃穿孔的發生,

其嚴重性不容小覷。

而造成腹部壓力突然上升的原因有很多,

除了像上述小趙一樣,因短時間大量飲酒,

酒精會對人體胃粘膜、胃部蠕動

產生大量刺激,引起劇烈嘔吐外;

過度憋氣使力、劇烈咳嗽、腹部受重擊,

或是攝取刺激性藥物等,

容易引起腹部壓力突然上升的事項,

以及被魚刺、小骨頭等嘔吐物割傷食道,

都是誘發食道撕裂傷的潛在可能原因之一。

 

雖然一般來說,這類食道撕裂傷的患者,

有 8 至 9 成會自動止血;

出血稍多的患者經胃鏡檢查,

80% 的患者其撕裂傷會在 48 小時內穩定下來。

但值得注意的是,

由於這種病症常見於短時間大量飲酒後,

而民眾酒醉後常會有判斷力減弱的情況,

對於少量、有限出血的情況並沒有特別感覺,

故也常導致患者延誤就醫。

一旦患者出血嚴重,

就需要藉由內視鏡進行止血治療,

包括注射止血、止血夾止血、

電燒凝固止血或結紮止血。

且即便機率不高,

但仍有將近 5% 的病患會休克,

甚至需要接受血管栓塞手術處置,不可不慎。

 

飲酒前注意,這些不良搭配組合

可能讓你越喝越難受

除了說明食道撕裂傷的成因、治療方式,

蕭偉成醫師也提醒,

人體對於酒精的吸收從在胃裡就開始了,

當酒精被吸入血液後,不只會導致大腦缺氧,

更會對胃黏膜造成刺激,引起嘔吐反應的發生。

所以蕭偉成醫師呼籲,

不管酒量大小,

民眾都不該空腹喝酒或喝混酒;

喝酒時也不宜搭配濃茶,

以免茶鹼造成血流加快,加重酒精對人體影響。

同時,也不適合吃酸的讓人更容易反胃、嘔吐的食物;

更別說是搭配碳酸飲料等,

沒喝幾口就會讓肚子發脹、產生嘔吐感的飲品。

 

【醫師小叮嚀】:

最重要的是,倘若真不慎發生大量吐血時,

切記一定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暢,

以防止患者被嘔吐物嗆到。

此外,因為大量失血

可能引發「姿勢性低血壓」的發生,

讓患者容易暈倒,

故記得要讓患者保持休息的姿勢、

並避免跌倒、盡速送醫!

總之,蕭偉成醫師強調,

「酒充英雄膽,醒來悔不斷」,

民眾歡樂聚餐一定要記得

飲酒要有節制、避免過量,

才是最佳之道。

 

 

 

本文由 華人健康網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LULU)

(圖/shutterstock,圖非當事人,僅供參考)

 

 

【猜你還想看這些!】

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提供最完整減重資訊、育嬰親子、吃出健康、老人照護、相關專業的保健資訊以及最熱門的發燒話題,健康良方,盡在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華人健康網】提供最完整減重資訊、育嬰親子、吃出健康、老人照護、相關專業的保健資訊以及最熱門的發燒話題,健康良方,盡在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